机械-PP制品应用扩大 胜在提高专用料比例注重质量
我国PP生产企业共有70多家,生产装置88套,总生产能力为520.0万t/a,占世界PP总生产能力的11.5%。其中连续法PP生产装置有34套,生产能力合计为352.2万t/a,占国内PP总能力的78.3%;间歇式生产装置有54套,生产能力合计为97.8万t/a,占21.7%。2005年国内PP产量为522.9万t,国产化率为63%,表观消费量为823.0万t,同比增长8%。我国PP制品利用范围不断扩大,主要用于包装、运输、纺织、建材、家具、家电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。因此今后10年PP需求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,特别是在纺织纤维(塑编、丙纶纤维、无纺布)、薄膜(BOPP、CPP等)、注塑制品(汽车、家电、日用品)、片材和板材、管材(PPR、PPB)等领域的市场日趋渐旺。拉丝制品(塑编袋、蓬布和绳索等)是国内PP树脂最大的消费领域农村最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,由于国内PP树脂供不足需,每年需进口1部分PP拉丝料,主要进口牌号有日本的F601、F301、F401,韩国的H436、H730F,印度的H03SG和沙特的500P等。另外,我国(主要是浙江、山东、江苏等地)每年有1.5万~3.0万t的回收PP树脂用于生产拉丝制品,回收料的大量使用导致PP拉丝制品质量降落。今后我国PP拉丝级产品需求量仍将很大,但所占的比例将继续降落。因此国内PP生产企业应努力提高专用料产量,逐渐降落拉丝产品的比例,以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,提高企业效益。注塑制品在我国PP消费中占居第2位,我国最近开发或引进了1系列PP注塑牌号,并逐步推向市场。目前国产牌号有EPS30R、J340、K8003、K8303、1340、1440、V30G、M2101R、M700R、M180R、K7726、1947、SP179、EV14R、HHP4等。但我国PP注塑料产量仍然不能满足需求,1半以上依赖进口。进口主要来自韩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欧美和中东地区,主要牌号有J340、BJ730、570P、AP03B、M1600、AY564、RP344R、B380G、H110MA等合法房屋被强拆时如何保护权利,包括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,市场熔融指数(MI)数值牌号范围为0.8~30。与进口料相比,国产共聚料的MI范围太大(同1牌号不同批次MI差别较大),加大了企业的生产难度。另外,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,对PP树脂的需求量连续两年保持30%的增长,2005年该行业消费PP树脂13.4万t,其中30%用于保险杠。PP汽车零配件市场潜力巨大,作为汽车用塑料的主要品种,需求也将随之迅速增加。国内齐鲁石化开发汽车保险杠和油箱专用料已投放市场,燕山石化和上海石化前后开发了汽车零配件专用料。信息来源:中国化工网